•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

    一般认为中国没 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与发达的神学讨论,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的《道德经》,却成 就了道教。这很有趣,也很特别。《道德经》与世界三大宗教的区别在于:一、它是作为哲 学著作而不是神学著作被接受的。二、它没有圣徒奇迹(哑巴......

  • 道家经典中的名言警句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心,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可......

  • 道家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学苑论衡

    过去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道家不治或不重视法治。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充分挖掘《老子》中的法治思想精髓,或仅把道家思想理解为老庄思想而忽视了对黄老道家思想的研究。系统了解道家法治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有一定启发和借鉴作用。 《老子》......

  • 道家文化对山水画的影响

    出于对隐逸的无望的追 求,又渗透老庄思想崇尚自然的影响,中国的山水画也应和这“伤心人别有怀抱 ”的寄托出现了。隐逸行为在现实上的不可实现性,使得山水画成为文人们聊以的 精神上的避风港,山水画已经是画家改造过的理想境界。 道家思想是我国......

  •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

    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都讲和谐,但道家不仅在思想上主张和谐,而且将其落实在修道的行动上。可以说,道家的修行之道就是和谐的追求之道、实行之道。道家和谐之道有四个基本的要点,这就是合道顺道、自然无为、多样统一及超越对立。道家正是通过这四个要点......

  • 试论老子的治国理政思想

    摘 要:老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正不断地被社会所验证,给人以启迪。“道法自然”,启发我们尊重自然规律,避免强作妄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内容涵盖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本文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试论老子的思想,从何为无......

  • 试论现代物理学和先秦道家思想之间的趋同性

    在二十世纪以前的数百年间,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世界图景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学范式。经典物理学以绝对时空为前提,在绝对时空的舞台上,各种物质以机械的、相互独立的方式运动,世界可以尽可能地被还原成一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有确定质量和......

  • 试论宗教与民族的关系

    宗教与民族的关系,不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在历史文化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澄清二者的基本关系。文章先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提出了研究二者关系的必要性,再从宗教与民族关系的根源、宗教对民族形成的作用、宗教......

  • 论道教善书的当代价值

    道教善书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发端而产生的一批道教劝善经书,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自劝善运动兴起的宋代始而迄于近到底产生了多少道教善书,没人也没法精确地统计。仅据《道......

  • 论太乙救苦天尊的生命象征意义

    提要: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先天尊神,其神格约定型于两宋时期。太乙救苦天尊的生命符号内涵表现为:在生成论层面象征着元气,在形神论层面象征着元神,在心性论层面象征着中和。该生命符号蕴含与德为一的养生宗旨、济生度死的养生机理。 张晟,四川大学......

  • 詹妮弗兰彻西方环保者与道家思想

    詹妮弗·兰彻:晚上好,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在这里。当我只有十三岁的时候我经常觉得我自己个是道士,我的哥哥在研究世界宗教,向我介绍道教,我喜欢这个短短的很有内涵的经书。我越是了解道家越是想成为一个道士,我后来意识到要研究中国文化有点才操之过......

  • 葛仙山名称由来与文化背景研究

    江西铅山葛仙山原名云岗山,是千里武夷山的一大支脉,主峰高1096.3米,峰峦环簇,林木葱郁,云海茫茫,风光绮丽。据历史记载,葛仙山因道教灵宝派祖师“太极左仙公”葛玄而得名。葛玄(164-244),字孝先,琅琊(今属山东)人,为东汉三国......

  • 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腊八不只是民间节日 更是道教盛会

    腊八至,日子也到了辞旧迎新的档期,冬将去春将来,又一次季节轮回即将开始。 《道德经》云: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万物归一,万法归一。寥寥数语就把世间的有与无、生与死、春与冬参悟得如此通透豁达。 腊......

  • 老子论语何以为哲学文本

    自胡适、冯友兰以来,大家几乎都默认春秋战国之交开启了中国哲学的序幕,《老子》《论语》等诸子百家著作也被理所当然地视为“哲学文本”。然而,质疑甚至否认这一点的并不乏其人。往远一点说,黑格尔言及孔子及《论语》,认为其不过是些常识和道德教训......

  • 段秀芳 索巾贺君子之乐

    “君子之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君子人格的精髓要义。“君子之乐”意指内在德性的快乐,呈现为君子文化中以德为乐的人格境界。思考并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乐”观,有利于丰富我们对君子人格的理解,并启示当代中国人对美好幸福生......

  • 杨朝明孟子思想与新时代文化建设

    孟子思想博大精深,孟子继承、光大孔子学说,二人的思想毫无疑问是一体的。司马迁说“孟子述仲尼之意”,将孟子与孔子“合观”十分重要,现在有必要警惕将孔孟分离的倾向。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需要我们整体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样,我......

  • 孙贝贝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理论研究越深入,对意识形态的支撑就越坚强有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着眼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守正创新,提出了“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既是构建......

  • 兰州大学举办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会

    为深化对“两个结合”的学理阐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月3日,兰州大学在榆中校区举办“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讨......

  • 杨朝明结合生活认识经典与圣贤

    编者按:去年4月份,为进一步增强与读者的交流,本刊组织“名家解惑:你提问我回答”活动,并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号发布通知,面向海内外读者征集研读儒家经典时遇到的问题与存在的疑惑。活动吸引了广大读者参与,并提出许多问题......

  • 赵金刚朱子思想中的敬与气

    摘要: 朱子思想当中的整齐严肃之敬可以“贞定心气”,使得气不摇荡,而明德更容易透显出来,而工夫就有了成立的可能;但朱子思想当中的敬绝不只有整齐严肃的面向,常惺惺之敬才是“活敬”,常惺惺是......

  • 梁涛走向世界的儒学

    这几年我提出新四书、新儒学,就是希望通过对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其对国人价值引领的作用。对于儒学,其实还有更广阔的空间,那就是儒学对世界的意义。彰显儒学对世界的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儒学推向世界,然而......

  • 经世与启蒙梁启超的孟子学

    摘要:“经世”是梁启超思想中一以贯之的核心关怀。梁氏孟子学前期以宣传康有为大同思想为主旨,介绍和吸纳西方思想,以西方知识性内容取代传统道德评价标准;后期侧重国民教育,以西方教育主义重新审视传统思想中的知识与道德关系,在科学知识的时代大......

  • 赓续文脉 再谱新篇 孔子学堂创办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12月30日,孔子学堂创办十周年座谈会在济南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坚持“两个结合”,推进文化“两创”,认真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梳理经验、提炼智慧......

  • 2024我们共同经历这些文化热潮

    回首2024,总有一些时刻,让我们热血沸腾;总有一些地方,让我们印象深刻。这一年,中国文旅市场呈现出活力四射的新图景,消费场景愈发丰富。 一同回顾,2024,我们共同经历的文化热潮。 ■文博旅游热:“为了一个展,来赴一座城” 近年来,......

  • 饥附饱扬 饥附饱扬【拼音】jī fù bǎo yáng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前燕王的儿子慕容垂因受到排斥就去投奔亲秦王苻坚。苻坚十分隆重地迎接他。宰相王猛认为慕容垂有雄才大略,应该杀了他。苻坚不听。权翼认为慕容垂是饥饿的老鹰吃饱了就会离开。后来慕容......详细
  • 飞蛾赴火 飞蛾赴火【注音】fēi é fù huǒ 【成语故事】南朝梁时才子到荩是朝廷金紫光禄大夫到溉的孙子,深受皇帝萧衍的喜爱,经常在一块作诗,萧衍特地赐他祖父一首诗:“研磨墨以腾文,笔飞毫以书信,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必耄年其已及,可假之于少......详细
  •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 项庄之剑志在沛公【拼音】xiàng zhuāng zhī jiàn , zhì zài pèi gōng 【成语故事】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详细
  • 郢人斤斧 郢人斤斧【拼音】yǐng rén jīn fǔ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人鼻尖上沾上了一点白粉,像苍蝇翅膀那样薄,他请一个石匠用斧头把白粉砍去,“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他十分惊叹匠人的手艺精湛。 【典故】庄子谈空惠子......详细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注音】bì qí ruì qì , jī qí duò guī 【成语故事】公元前684年,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在长勺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为避其锐气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详细
  • 蹉跎岁月 蹉跎岁月【注音】cuō tuó suì yuè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诗人李颀40岁中进士,任新乡县令,后官场不得志就辞官归隐,专门从事诗歌创作,朋友魏万去京城应试求取功名,他作赠别诗《送魏万之京》:“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详细

最新博文

  • 羽衣轻扬舞翩跹 千年傣舞共开怀

    玉腕轻翻,舞姿轻盈。今年泼水节期间,11岁的傣族少女玉楠身着孔雀裙,与汉、景颇等民族伙伴共同跳起傣族孔雀舞,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举办的民族民间文化大游演中绽放光彩。 “我所在的‘孔雀’方阵中,不仅有我们小演员扮成的‘小孔雀’,还有大姐姐饰演的‘成年孔雀’,和穿着孔雀翅膀道具的‘架子孔雀’。”玉楠介绍说。 4月12日,舞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表演孔雀舞。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2025-04-18 0次

    阅读更多
  • 花纹歌

    花纹歌

    人们都说花纹公社好,今天特地取经来,人们都说花纹公社大,今天想把眼界开。谁知刚见花纹公社面,诗情画意就动了心怀! 不会作画,也想画起来;不会唱歌,也想唱一台;面对这样的好风光,不画不唱不痛快! 怎样画呀怎样唱?先得把对象看明白。花纹公社是林区,林区当然很可爱;要看林区先看山,一看山呀好奇怪—— 百座山峰呀,波涛起伏如大海;一座水库呀,突然之间来自天外;海里落水水相同,绿水青山一样色彩。...

    2025-04-16 0次

    阅读更多
  • 聚焦2025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 与世界共建共享花样年华

    聚焦2025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 与世界共建共享花样年华

    “唯有牡丹真国色”“黄河之水天上来”。千百年来,“牡丹”和“黄河”,始终是中华文化中当之无愧的显著标识。 4月10日,2025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暨“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举办,两大文化IP再次“强强联手”,共同致力于讲好山东文化“两创”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不懈奋斗故事,讲好中国与世界交流互鉴故事。 “一朵花”与“一条河”是相融共生的。黄河孕育了牡丹,牡丹反哺着黄河。黄河的百折不挠...

    2025-04-14 0次

    阅读更多
  • 杨朝明成为君子让生命扎根

    杨朝明成为君子让生命扎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在华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人格,成为无数仁人志士毕生的追求。而在塑造君子人格的漫漫长路中,让生命深深扎根是关键所在。《论语》是生命面向生活的学问,作为儒家经典,其中蕴含无尽的智慧,为我们指明了人生方向——成为君子,必须让生命扎根。 领悟天命,秉持敬畏之心。孔子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这里的“命”,包含着天命与使命。从外在看,天命蕴含着民众的意志...

    2025-04-10 0次

    阅读更多
  • 儒家成仁视域中的人谱

    儒家成仁视域中的人谱

    仁是儒学的核心概念。孔子言仁,根据不同的、不同的境域而有变化,如较为后进的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这样的回答简单通俗,“仁者爱人”的类似说法广为流传,如“泛爱众而亲仁”。朱子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由此将仁赋予爱之理的进路。以上是儒学之仁最主流、最普遍的观点,也最容易为大众所理解。除此之外,还有孔子为最先进的颜回言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025-04-08 0次

    阅读更多
  • 清明赋新意 春会正当时2025孔子文化春会浙江榉溪会场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古以来,人们往往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同时也借草木生发,春意正浓的美景来祈福安康,春会也由此诞生,从而成为春天里重要的劝耕蕲春迎祥的文化活动! 4月7日上午,一场“婺州儒风 怡和礼乐”2025孔子文化春会活动将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拉开帷幕。 南宋初年,孔子第48代裔孙孔端躬与其族人护驾南渡,隐居浙江磐安榉溪村,耕读传家,成风化人,成就婺州孔氏南宗一脉...

    2025-04-07 0次

    阅读更多
  • 乙巳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举行

    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尼山举行。伴随着悠悠雅乐,《诗经·小雅·鹿鸣》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诵读声回荡在山谷,庄严的祭礼、诗意的雅集与童蒙的启智仪式相继展开,为春日尼山铺陈出一幅赓续千年的文化长卷。 祭祀先师 现场庄重肃穆 当日上午9时,尼山孔庙景区的迎宾路两侧旌旗猎猎,雅乐萦绕。在礼赞官的指引下,孔子后裔、学者、嘉宾以及来自海内外的游客等沿着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在大成桥前...

    2025-04-05 0次

    阅读更多
  • 作为儒学代数学的大学

    作为儒学代数学的大学

    在儒家经典系统中,《大学》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在儒学传统上发挥着结构性奠基的重要影响,历久而弥新。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它提纲挈领地回答了作为儒家核心义理的两个切要问题——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人如何成为这种人?简单地说,前一个问题,《大学》通过明确具体的人生“规模”整体设计做了回答;后一个问题,《大学》则提供了人生修为的具体工夫节目及其次第。 在人生“规模”上...

    2025-04-03 0次

    阅读更多
  • 古人如何祈求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在沪开幕

    “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26日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遴选天津博物馆珍藏文物131件,涵盖瓷器、玉器、织物、书画等门类,多角度展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赞颂。 “安和常乐——古代吉祥文化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供图 吉,善也;祥,福也。吉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期盼。以此为主题的中国古代吉祥文物创作...

    2025-03-28 0次

    阅读更多
  • 漫谈君子文化

    漫谈君子文化

    中华文明以独特的伦理智慧构建了绵延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其中“君子文化”作为核心精神标识,既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密码,也是当代文明对话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君子文化始终在与时俱进中焕发着生机。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君子文化进行重构,形成了多元阐释体系。孔子将“君子”从贵族身份符号转化为道德人格概念,完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文明。在《论语》构建的价值体系中,“君子”具备三重文明属性,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自觉...

    2025-03-27 0次

    阅读更多